2012年第十一期 - 人民音乐出版社
|
|
2012年第十一期 |
2012-12-07 14:47:07
|
|
|
|
|
忙碌而低调的行者 何欣瞳 ——中国音乐学院马金泉教授其声、其文、其人 “老马”—熟悉马金泉的同事和朋友都这样称呼他。虽比他年少,我也概莫能外,总觉得这样的称呼很有亲切感,但他的确是我的师长。在我眼里他永远似他的姓氏一样充满青春朝气,创作激情犹如一匹骏马在声乐艺术的道路上驰骋。他做事雷厉风行,但从不马虎行事,当然只要他出马,大都能“马”到成功。他是一位艺高却执著低调的歌者,博学善思又能春风化雨的教育者,真实犀利却极富真情的乐评人。善良幽默并追寻完美的“老马”,是一位外表坚毅粗犷而内心却柔软温情的慈父、大男人。
“谁的好声音”? ——由《中国好声音》看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取向及其他 王思琦
最后,笔者要说的是:表演者选择什么样的音乐作品,以何种方式去演绎这些作品,都将直接影响到听众的欣赏趣味和审美的境界。对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,出现个把拥有“好嗓子”的歌手不足为奇!中国流行乐坛需要“好声音”,同时也需要将“好声音”打造成“好音乐”的平台,但更需要目光深远的审美观念与意识!
一场挑战 一次跨越 ——“TianKong”合唱团上海专场音乐会述评 紫 茵 用以上篇幅谈论作品,目的是要说明田晓宝与“TianKong”在现代合唱作品首版首唱与介绍推广方面,所表明的自觉态度、所付出的智慧心血、所彰显的艺术精神、所激发的超级能量。这场音乐会的6 部作品绝对是合唱团接受的一场前无先例的全新挑战。国内的职业合唱团或专业校际合唱团,可能一般不会、不愿、不敢去触碰,各种复杂因素的禁锢与限制,他们都不可能具备田晓宝与“TianKong”二度创作的条件,包括心态、情态、状态。所以,国内首场无伴奏现代合唱作品专场音乐会,这个起点、规格,这个水准、质量,敢问“TianKong”舍我其谁?
|
关闭
|
|
|
|